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新闻中心>>文章内容
北郊:以生为本探本质 集思广益促提升
——常州市北郊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
发布时间:2025-04-18   点击:   来源:原创   作者:周瑾








近日,北郊小学数学教学组开展了一场以《分数基本性质》教学为核心的研讨活动,数学老师们齐聚一堂,共同为提升教学质量出谋划策。

  创新课堂:从“商不变”到“分数本质”的思维跨越

在本次教研活动中,狄井跚老师以“商不变规律”为切入点,巧妙搭建新旧知识桥梁。课堂上,学生通过“折一折、画一画、写一写、想一想”四步探究法,利用正方形纸片自主操作:从对折纸张理解“1/2”,到多次折叠发现“2/4”“4/8”等分数形式,再通过小组合作记录数据、对比分子分母变化规律,最终自主归纳出“分数的基本性质”。狄老师通过问题链引导——“这些分数大小为何相同?”“分子分母变化中有何规律?”层层推进,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完成从直观操作到抽象结论的思维升华。

学生生成:动手启思,合作破题

课堂中,学生展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。折纸环节,一名学生提出:“老师,我发现无论折多少次,只要平均分的份数和对折次数同步变化,分数大小就不变!”这一发现引发小组激烈讨论,其他学生纷纷用不同折法验证结论。汇报环节,各小组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展示成果:有的用彩色笔标注分数区域,有的用算式对比分子分母的乘除关系。一名学生总结道:“就像除法里的商不变,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(0除外),分数的大小也不变!”课堂真正实现了“做中学、悟中得”。

研讨聚焦:精研细节,优化教学

课后研讨环节,数学组教师围绕课堂设计与实施展开深度交流。

教学设计:张宏娟老师指出:“从商不变规律迁移到分数性质,知识脉络清晰,还可增加生活实例,帮助学生理解性质的应用价值。”

活动优化:潘忠德副校长建议:“折纸活动可分层设计——提前为操作较慢的学生准备半成品纸张,既能保证探究效率,又能让所有学生聚焦核心问题。”

提问艺术:青年教师高菁反思:“追问需更精准,如学生发现规律后,可进一步问‘这个规律对所有分数都成立吗?’,引发更深层次思考。”

总结升华:教研组长朱竹君强调:“课堂总结应引导学生回顾、梳理‘性质发现过程’,强化探究方法与知识结构的双重收获。”

聚力前行:教研赋能,深耕课堂

本次教研活动通过“课例展示+互动研讨”的模式,既呈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课堂范式,又凝聚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。教师们一致表示,将把研讨成果融入日常教学:在知识衔接处注重逻辑关联,在活动设计中细化分层指导,在思维关键点强化追问引导。未来,北郊小学数学组将继续以研促教,打造“有趣、有思、有得”的高效课堂,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。(图/文:张慧慧)


附件:
    关闭窗口
    打印文档

    版权所有:常州市北郊小学    技术支持: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